close

《青銅葵花》曹文軒 讀後隨寫  凃雅玲

 

   大麥地是青銅與葵花相遇的地方,誰能料想就在這個大麥地成就了如此感人的無私愛?

   爸爸要到幹校勞動,媽媽病死,只能帶著葵花來到這裡,一個城巿來的女孩。與青銅初次相遇時,葵花費盡千辛苦萬搭上小木船,就覺得大麥地在呼喚她,沒有竹篙也沒有槳,看到嘎魚,向他求救卻又遭到反覆戲弄,葵花已明白,讓船飄著,看到牛和男孩青銅,青銅一眼就知道發生什麼事,帶著牛去解救了葵花。

   青銅五歲那年,因一場火災因驚嚇而發燒,不久後卻已成了一個啞巴。青銅的世界改變了,奶奶和牛與青銅最親近,葵花的出現,讓青銅知道一點:原來,他並不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。他想為對岸的葵花做點什麼?葵花的爸爸因在溺水意外身亡,讓葵花頓失依靠。

   青銅一家雖是大麥地最窮的一家,卻決定領養了葵花,就像葵花原本就是這一家子的人一般,奶奶、爸爸、媽媽、青銅、葵花,還有牛。全家人努力供葵花上學,雖然青銅家像一輛破舊馬車,在坎坷不平的路上,還是一路向前。葵花發現青銅想學寫字,決定教會他,青銅抗拒,卻也拗不過葵花的心意。在其他孩子看不起青銅時,青銅寫下了「我是大麥地的青銅!」那驚嘆號像一把立著大鍊。大水退去,為了重建家園,爸爸帶著青銅去草灘邊種茅草,也遇上另一個男孩,青銅想對青狗說: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!」

   為了葵花這個妹妹,青銅總是全心全意的護著葵花,全家也都守護著葵花。大麥地遭受了蝗災,家中生活更困苦了。嘎魚和爸爸誤會青銅偷了鴨子,青銅用行動證明他們的錯,奶奶為了家中生活,到東海邊採摘棉花賺工錢,卻因累倒了而送回大麥地,爸爸媽媽為了醫治奶奶只好去借錢或挪用葵花學費,葵花卻自覺年紀小而無法幫上忙,留下紙條到江南撿銀杏,紙條卻沒送到青銅手上,焦急的青銅提著紙燈籠在橋上眺望,那只紙燈籠,亮在路上,亮在水上,也亮在油麻地人的心上......。葵花終於回來,奶奶撐著最後一口氣到見到葵花。

   城巿裡的人要來帶回葵花,家人難以接受,但卻也知道是為了葵花好的事情,選擇了讓葵花回去時,在送別時支開青銅,葵花不肯走哭喊我不走我不走,當青銅知道葵花離開,沒有哭沒有鬧,順著白楊樹幹爬到草垛頂上,面朝東坐著,不知何時,靠著草垛,青銅看到了葵花回來,張開嘴巴用盡力氣,大喊了一聲:「葵--花--」  

 

 

青銅森冷內歛,葵花溫暖向陽,當暖調的葵花遇上冷調的青銅,那氣韻簡直無窮。

「青銅是雕塑葵花最好的材料。」爸爸總是這麼說著。
七歲的女孩葵花,從城市裡來到了這片一望無垠的大麥地、蘆葦蕩、葵花田,她遇上了十來歲的男孩青銅。
爸爸的離奇失蹤,以及接連而來的暴雨、乾旱、蝗災……
面對種種的艱困,葵花與青銅一家人,共同體驗了生命的風霜與甜美……

 

  如同曹文軒說:「美麗的痛苦」 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苦難時的那種處變不驚的優雅風度。一種逆向思考,在享樂主義的盛行,苦難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,面對生命任何的狀況,自然衝擊、人類本性、心靈世界風暴時,我們有沒有思索自己面對迎接挑戰時的能力呢?生命的深刻能自我省思,體驗和理解後成就的經驗,和承接事實的勇氣和調適能力。如同我們常忽略苦難的意義和價值,一味選擇逃避或享樂,如此一來,又那能知道獲得生命體會後的意義呢?

  活著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,思考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,生命的價值和開創是一種需要經歷才能獲得的至寶,或許每個人生活經驗不同,但又在這樣子的思維,能否真正去體會無私愛、生命開創的意義呢?
 

 

作者介紹:

     曹文軒,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農村。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、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、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。
有文學作品集、長篇小說《憂鬱的田園》《紅葫蘆》《薔薇谷》《白柵欄》《甜橙樹》《追隨永恆》《山羊不吃天堂草》《草房子》《紅瓦黑瓦》 《根鳥》等15種。主要學術著作有《第二世界——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》《小說門》《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》《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》《面對微妙》《曹文軒文學論集》等。主編《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作品選》《五十年中國小說選》《現代名篇導讀》《外國文學名作導讀本》《外國兒童文學名作導讀本》等。有作品翻譯為英、法、日、韓等文字。曾獲國家圖書獎、
宋慶齡文學獎金獎、冰心文學獎、金雞獎最佳編劇獎、中國電影華表獎、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“金蝴蝶”獎、意大利第十三屆Giffoni電影節“銅獅”獎、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學術論文獎、北京市文學藝術獎、《中國時報》1994年度十大優秀讀物獎等學術獎和文學獎30餘項。

  在書後還附贈了一句話:每一個時代的人,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,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。少年時,就有一種痛苦的風度,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。

曹文軒大事記
   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市農村。 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,後留校任教。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,北京作家協會副​​主席,北京大學教授、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、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,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,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。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、推動者。主要文學作品集有《憂鬱的田園》、《紅葫蘆》、《薔薇谷》、《追隨永恆》、《三角地》等。長篇小說有《山羊不吃天堂草》、《草房子》、《紅瓦黑瓦》、《根鳥》、《細米》等。有人評價他的作品是“追隨永恆的力作”。主要學術性著作有《中國80年代文學現象研究》、《第二世界——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》、《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》、《小說門》等。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《曹文軒文集》(9卷)作品大量被譯介到國外,《紅瓦》、《草房子》以及一些短篇小說分別翻譯為英、法、日、韓等文字。獲省部級以上學術獎、文學獎30餘種。其中有宋慶齡文學獎金獎、冰心文學大獎、國家圖書獎、金雞獎最佳編劇獎、中國電影華表獎、德黑蘭國際電影節“金蝴蝶”獎、北京市文學藝術獎、中國台灣中國時報年度開卷獎、“好書大家評”年度最佳小說獎等獎項。曹文軒於2004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。 2008年9月來到青島的各個學校進行巡迴演講。
出版年表
1983年2月《沒有角的牛》(中篇小說)少年兒童出版社
1985年5月《古老的圍牆》(長篇小說)江蘇人民出版社
1986年2月《雲霧中的古堡》(短篇小說)重慶出版社
1986年12月《啞牛》(短篇小說)少年兒童出版社
1988年6月《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》(專著)北京大學出版社
1988年9月《埋在雪下的小屋》(中篇小說)廣西人民出版社
1988年11月《暮色籠罩的祠堂》(中篇小說)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
1989年1月《憂鬱的田園》(中短篇小說集)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
1991年5月《思維論》(專著)上海文藝出版社
1991年12月《山羊不吃天堂草》(長篇小說)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
1992年4月《綠色的柵欄》(短篇小說集)教育科學出版社
1993年11月《紅帆》(短篇小說集)安徽教育出版社
1994年3月《水下有座城》(與左珊丹合作)(短篇小說集)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
1994年3月《山羊不吃天堂草》(長篇小說)台灣民生報社
1994年7月《紅葫蘆》(短篇小說集)台灣民生報社
1994年12月《埋在雪下的小屋》(短篇小說集)台灣國際少年村
1996年7月《少年》(散文)台灣民生報社
1996年8月《薔薇谷》(短篇小說集)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
1997年1月《荒漠的回想------------曹文軒文學論集》21世紀出版社
2001年1月《紅瓦黑瓦》長篇小說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
1997年7月《三角地》(中短篇小說集)台灣民生報社
1997年《追隨永恆》(散文集)北京大學出版社
1997年《草房子》(長篇小說)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
1999年 《面對微妙》泰山出版社
1999年《根鳥》(長篇小說)春風文藝出版社
2000年《紅瓦房》(長篇小說)台灣小魯出版社
2005年《野風車》(中短篇小說集)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
2005年《青銅葵花》(長篇小說)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
2006年《細米》(長篇小說)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
2007年《大王書》(黃琉璃)接力出版社
2008年《大王書》(紅紗燈)接力出版社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空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